不丹旅游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6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路同行 - 瑞升客人博客之九(6-7)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杜鹃 发表于 2012-4-19 15:00:0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生最值得去的地方-西藏、尼泊尔之旅(6)走过国境 尼泊尔印象

(第十天8月03日、樟木海关出境前往友谊桥/加德满都    餐:―――    住宿:加德满都TIBET HOTEL

早餐后前往中尼边境口岸――樟木,在樟木办理出境手续后,送到中尼边境分界线――友谊桥,徒步跨越中尼边境,办理入关手续。尼泊尔瑞升旅行社导游会在尼泊尔海关旁边等待您的到来,驱车途径小镇巴拉比斯前往加德满都,路途大约需要4/5个小时,整个一天您将从海拔5000多米的雪域高原直接到达海拔1300的加德满都,您可以想象一下您将会看到怎样迷人的无法用语言描述的风光。

抵达加都后,入住酒店休息,自由活动。)

    8月3日早晨8点40分,普布送我们到友谊桥,樟木海关出境处10点开始办理手续,从樟木镇到友谊桥还有一段距离,因下大雨,7月28日樟木到友谊桥段曾发生塌方,我们在拉萨看的报道:

    在出境大厅排队的几乎都是旅游的人群,在排队的过程中,一位警官让我将花格的行李箱打开检查,看看都是随身的衣物就放行了。办手续时,后面有一位游客照相受到制止,我们走上友谊桥时,中方的警察又一次检查我们的证件,结果走过友谊大桥也没能照相。对面走过来的都是尼泊尔边民,大部分是穿着红色系列莎丽的妇女,每人额头上都用带子勒拽着大包的货物,这些都是小商贩。而花花绿绿的大货车才是边贸的主流。我们在友谊桥上相遇而过,一边是旅游,一边是经商,从中可以看出樟木边境贸易市场的发展和繁荣以及中尼边境旅游业的兴盛。

    在尼泊尔入境处办理手续时,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护照里要夹100尼币才给办理,那是小费(好听的名字),于是大家都入乡随俗。在天津我们还专门去办了检疫证的黄本本,在樟木还仔细研究如何填写入境申报单,结果除了小费什么都没要。在我们等待时,一位尼泊尔人拿着手机给我看,手机上写着我们的名字,原来是瑞升旅行社派来接我们的,同行的还有广东来的一家三口,办完手续大家坐上一辆小巴就出发了。

    没想到汽车开出不到半小时,前方道路遇上塌方,我们只好背着旅行包下车,尼方的工作人员找来几名老乡帮我们扛行李箱,开始徒步翻越塌方的地段。
      
                                         这是我们的旅行箱

            我首先趟过山上冲刷下来的激流,回身拍了张广东三位游客在老乡帮助下淌水的留影

                         我们是最先徒步走的,后面被堵的车越来越多

    没有路可走,只能从塌方地段的上方翻越过去,地面又湿又滑,土很松软,脚几乎旋了进去。爱人一不小心,滑了一跤,弄得裤子全是泥水,我拄着登山杖小心翼翼地跟在后面,好不容易翻了过去。

    旅行社派来的车子在塌方的另一面等待,我们付给老乡扛行李的小费,上了车正式开始尼泊尔境内的旅游。

       尼泊尔这边的景象与樟木差不多,一直是盘山的道路,不过是延河流和山坡越走海拔越低

                 因为昨天下雨的缘故,山那边的景致很美,山间流水似瀑布

  路边抱小孩的尼泊尔妇女

  经过一个小镇,路边卖水果的摊铺很多
  
在一个较开阔的地段,司机停下车,让我们照相

这里离加德满都不到一小时的路程,我们很期待今后几天的旅途

   迎面开来一辆面包车,车顶上坐着许多人,据说这是尼泊尔、印度一带的特有的景观,我们向他们挥手问好

车顶上的年轻人们立刻挥手回应友好的问候

这是一个等公交车的小站

旌旗上挂的不知是哪方神圣?

路边的广告牌

海尔电器的广告牌立在高高的墙面上

遥远的山坡上有一尊神像

我们的车辆进入市郊区

    大约四点,我们到达加德满都,我们下榻的是西藏旅馆,从早晨出发,过友谊桥后历经5个小时,来到尼泊尔的首都,旅行社的人告诉我们,负责接待的导游还在外地,明天10点半从机场接上两位从上海来的游客然后再出发。
    下面时间是自由活动。

这就是我们入住的西藏宾馆


  (第十一天、8月4日 加德满都                          餐:早中晚    住宿:加德满都

早餐后我们将前往斯瓦扬布拉特寺【世界文化遗产】,寺庙中的佛塔是世界最壮观的佛教圣地之一,据说已有2000年历史。由于寺庙栖息着数百只由僧侣定时喂养的野生猴子,俗称:猴庙。并且位于加德满都的高地上,如果天气晴朗,我们可以在俯看整个加德满都市区并有幸能看到喜马拉雅雪山。之后我们将前往加德满都杜巴广场【世界文化遗产】,该广场是王室所在地,连同其古老的庙宇和宫殿,乃是尼泊尔人民宗教与文化生活的缩影,在王宫门口有著名的以英勇善战而闻名的廓尔喀士兵守卫。在这样我们可以欣赏到独木庙、湿婆神像、八角庙、性庙、家神庙等景点,如果您足够幸运的话,还可以在库玛丽神庙一睹“活女神”的芳容。

下午我们前往南亚最大的佛塔、藏传佛教的圣地,俗称“小西藏”的博达哈大佛塔【世界文化遗产】,还有印度教圣地--帕斯帕提那寺【世界文化遗产】,它以祭祀印度教中主管破坏和重生的三大神祗之一的湿婆神(Shiva),是印度教其中最重要的庙宇,来自世界各地印度教信众都会前往这座神庙朝拜。同时在流向印度恒河的巴格玛蒂的火葬礼文化以及河边的苦行僧,这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对我们来说形成强烈的视觉和文化冲击。)

    以上是原定路程,由于导游来晚了,我们吃过早餐(西式半自助)就在庭院里喝咖啡等待,一直到11点多,尼导才接来上海的游客(两位女孩)我们一行四人加司机和导游组成市内游直接去吃午饭了,哎!

这是在尼泊尔参团后的首顿中餐

    尼导中文说的还可以,在中国石家庄受过培训,在尼学得也是中文,饭后我们开始游览,尼导问我们去参观一个火葬场有没有忌讳,想不到,尼泊尔的第一站竟是从接触流向印度恒河的巴格玛蒂的火葬礼文化开始。

原来这属于一个旅游景点,通往火葬场的路上卖的都是旅游纪念品

    远远的,我们就闻到一股烧焦的木材味,原来河对岸竟然是在露天用木材烧尸体, 尼导问我们要过河去吗?我觉得还是不过的好。

   帕斯帕提那——烧尸庙,世界文化遗产,也是湿婆神庙。这是印度教圣地,是印度教中最重要的庙宇,来自世界各地印度教信徒都会前往这座神庙朝拜,同时也是尼泊尔的火葬场。无论男女老少、皇亲贵族还是平民百姓,死后都在这里火化,然后将骨灰撒入河中,流向印度恒河,国王与庶民是平等的。骨灰流向恒河越快,就代表进入极乐世界越快。

知道吗?对面亭子里就是尼泊尔人死后火葬升天的地方

这是名副其实的露天火葬

     印度教徒相信,死后燃烧躯体并将骨灰撒入河中,灵魂就可以脱离躯体而得到解脱。火葬仪式非常简单,遗体火化时,死者的长子会在河边将头剃光,并走进河里净身,经过简单的仪式把尸体用白布包起,洒满鲜花;做完仪式之后再将死者的衣物和鲜花一起扔进河水;最后将死者放置在四根原木搭的架子上焚烧,三个小时后灰烬被推到河里,随水而逝。

这是死者长子正在剃光头

河边的苦行僧

    尼导说,苦行僧大部分都是吸大麻的,靠与游客合影赚取一些银子。

死者焚烧后,骨灰撒入河中

    藏族有天葬和水葬,尼泊尔有烧尸,这三种葬仪都是让死者的肉体在尘世间消失殆尽,使他的灵魂能早日无牵无挂地飞升天国。在这些教徒的心中,今生的繁华不过是昙花一现,他们要追求的是美好的来世。”

人们在混浊的河里捞值钱的遗物

    这条浑浊的河流并没有什么特别,但是,她却是印度恒河的上游,在印度教信徒的心中,是圣河。人的一生,必须要在这条河里净身,和印度恒河的雪水一样,是很神圣的。

又一名死者被抬了过来

好像是一个年轻的学生,亲人们在河边为他洗脸净身、拍照

河的一边是火葬的地方,河的对岸,面向着喜马拉雅山的方向,是一片白色的方塔群,代表着生命。生与死,仅此一河之隔。

神龛供奉的是湿婆神的林迦,即男性生殖器

    流向印度恒河的巴格玛蒂河,火葬礼文化以及河边的苦行僧,这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对我们来说无疑是一种强烈的视觉和文化冲击。。。

象鼻神

这是帕斯帕提纳神庙的主殿,非印度教徒不得进入,我在门前与神牛合影

路边算命的先生

网上资料

帕斯帕提那神庙(Pashupatinath)
    尼泊尔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帕斯”意为“众生”,“帕提”是“主”的意思。公元5世纪始建,供奉破坏之神湿婆(Shiva),作为世界上最神圣的印度教圣地之一。1500年来,前来帕斯帕提纳神庙朝拜的信徒络绎不绝。而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对它感兴趣的原因大多是因为这里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印度教徒的火葬场面。
    神庙占地260公顷。主体建筑是一个四边对称、双重檐斜坡大屋顶的尼泊尔式塔庙。周围环绕的许多小寺与主体建筑形成“众星拱月”之势。金色屋顶、银色房间、以及装饰精美的木雕浮图,使整个建筑群典雅华丽。帕斯帕提纳神庙在加德满都市中心以东约五公里处。
    门票:250Rs
    提示:帕斯帕提纳神庙的主殿非印度教徒不得进入。
    帕斯帕提纳神庙外的巴格马蒂(Bagmati)河畔有六座石造的火葬台,是尼泊尔印度教徒举行露天火葬的场所。逝者的骨灰会被洒入河里,随波而逝。作为印度教徒,尼泊尔人相信这样做,灵魂便可获得解脱。
    河对岸还有一排湿婆神的林迦(男性生殖器)神龛,往上游的方向是印度教苦行僧隐居的山沿洞,有时一些头发及膝的苦行僧会摆着修炼姿势收费供人拍照。再往上走,环境清幽的后山里,还可以见到一些古代寺庙或遗址。

     离开帕斯帕提纳神庙,我们来到堪称南亚最大的佛塔、藏传佛教的圣地,俗称“小西藏”的博达哈大佛塔【世界文化遗产】,

    博达哈大佛塔位于加德满都著名的“小西藏”,佛塔是尼泊尔六个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佛塔最初是用来保存舍利的圆形坟堆,如今逐渐演化发展成为代表佛塔哲学的复杂建筑。高耸的白色圆顶之上有一座金色的方形石砌建筑,四面绘有佛眼,眼下有一个问号形的“鼻子”,其实这是尼泊尔的数字1,象征着一体和谐。两眼之间的上方绘有第三只眼,象征着佛能洞察一切。

记者在采访一位藏族僧人

    斯瓦扬布寺(Swayambu)是加都的标志,坐落于城市西部山坡上的Swayambunath,因为庙里到处是被奉为神灵的猴子,所以又称为猴庙(Monkey Temple)。最令人难忘的是Stupa上那双俯看整个加德满都山谷的眼睛。曾经在许多地方看到过它的图片,但真正仰视它的时候,整个心灵都为之震撼,那是一双仿佛看到你心里去的眼睛,微笑着,无论在哪个角度都能与你对话,讲述的是平和与宽容,用一种空灵的梵音。

这里也是俯瞰加德满都全景的最佳地点。而且在那里看夕阳是最漂亮的。

金刚杵

俯瞰加德满都全景

酥油灯

一位外国姑娘在栏梯上照相

原来是照被奉为神灵的猴子

比比谁的神力大

从山上下来,到了加德满都的中心杜巴广场(也就是王宫广场)

广场上总共林立着五十座以上的寺庙和宫殿

建在三层砖阶上的湿婆和帕尔巴蒂神庙,有两个木制的神像居高临下俯瞰广场上的百姓。

    印度教中的湿婆神(Shiva)最受尼泊尔人的膜拜,在加都到处可见湿婆神庙或供俸湿婆神及其化身的寺庙。据说,在种姓制度下,湿婆能获得低等民众的广泛信仰,原因之一在于他时常表现出反婆罗门的倾向,湿婆是三大神之中的毁灭神。这里的毁灭没有任何贬义,因为在印度教里,整个世界、宇宙都是在创造、运行和毁灭的循环中生生不息,而三大神则分别主导三个步骤中的一个。此外,湿婆主张“知识+苦行”就会使人变得强大,与宇宙精神合为一体,获得超越精神本身的力量。   

湿婆和帕尔瓦蒂神庙对面是库玛莉寺。库玛莉是尼泊尔人供奉的童贞女神(活女神)。

                   
童真女活佛就住在上面

    活女神庙建于1757年,面向宫殿广场,门口有石狮把守。据传说,杜拉佳(Tulaja)女神喜欢马拉王朝的一位国王,某天却被国王的行为激怒,说她将要转世为释迦族的一个未婚女子。国王为自己的不规行为而懊悔,立即命令法师去寻找释迦族的这个转世未婚女子,并将她当作女神来崇拜。这个活女神被称为库玛丽(Kumari),在尼泊尔语中的意思是“未婚女子”。事实上,现在庙里居住的“活女神”就是一个从百姓中挑选出来的近乎完美的小女孩,并长期幽居于此地,直到青春期来临,才可以重新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导游说他可以让小女活佛在窗口出现,但不能照相,当我们往捐款箱放了一些钱后,一位小女孩果然从三楼的窗口出现,长得和照片上的女活佛很象。
                   
这是老王宫旁一座白色的西洋式王宫,栏杆有米子形图案,在杜巴广场独具特色

熙熙攘攘的杜巴广场

    玛珠·德瓦寺位于杜巴广场的中央。它有九层基座和三重屋顶,广场中央经常举行重要的国家庆典和宗教仪式。这个外形很像白色玉米棒的建筑是坎戴夫庙,属于锡卡拉式建筑。

纳拉扬神庙,纳拉扬是毗湿奴的化身之一代表爱与知识。

纳拉扬神庙前有一尊金翅鸟迦楼罗的雕像。在印度教的传说中金翅鸟是毗湿奴的坐骑。

加德满都谷地上旧市区的大街小巷,就如一个巨大的艺术博物馆的庭院,无论是皇宫建筑,大小庙宇,还是普通民居的门窗,都布满精致的木刻图案和花纹。

这座八角形的建筑叫恰辛德嘉寺。是供奉毗湿奴的

人们悠哉地坐在古寺的台阶上,男女老少、人狗鸟和谐相处

成群的鸽子飞落在寺庙的屋檐上

这是老王宫旁说书的会场,人们入神地听着一位老者的讲演

杜巴广场上的加达纳许庙(也称性庙),就在老王宫的对面

     在加德满都,最特别的是位于皇家广场的加达纳许庙(JagannathTempel,Jagannath被印度教尊为主宰宇宙之神),此庙又称为“性庙”,是本区最古老的建筑。庙宇支撑屋檐的斜托木是彩绘的浮雕,长约1米多,宽30厘米左右,在立姿的佛像下是男女交欢的场景,其中也搀杂有动物交配的雕塑。

    围绕屋檐共有二十多根这样的斜柱,每一根柱子上刻画的形象都不一样,但其中的大胆奔放,雕工细腻是共有的。在这神圣之地之所以有如此异类的表现,据说是因为印度教徒把性当成一门学问,好好的钻研学习的话,人的烦恼就会减到最低;也有一说是防雷击,因为雷电是个处女神,见到情爱的场面会害羞地躲起来,庙宇就可以避免雷击了;还有一说是在尼泊尔有段时间受佛教的影响,出现了很多独身的教徒,适逢当时流行瘟疫,人口急剧下降,所以特意用情色的雕刻来鼓励人们生育。不管是哪一种的说法,这都是一些不可多得的艺术杰作。

    尼泊尔故宫,是尼泊尔艺术、宗教和历史博物馆。俗称老王宫。哈努曼多卡意为“猴神门”。哈努曼是古代神话中神通广大、扬善除恶的神猴,颇像中国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在这里,被视为捍卫正义的化身加以崇拜。猴神像立于宫门左侧高约2米的石墩上,头上罩着一顶朱红锦缎华盖,脸部终年蒙着一块朱纱,故名猴神门宫。始建于13世纪前的李查维王朝,自15世纪末起成为历代国王的王宫。1768年尼泊尔统一后,成为沙阿王朝王宫,直到19世纪70年代迁宫为止。这座规模宏伟的建筑群,是经过历代国王不断封资修扩建逐渐建成,到沙阿王朝中斯已拥有35个庭院和数十栋殿堂和庙宇。近百年来,几经沧桑。

一尊身披红色斗篷的神猴端坐在小圆伞下

老王宫门口各有一座彩色石狮

守卫王宫的廓尔喀士兵

王宫里面不让参观,只能在此留步

我们向着老王宫里面照了一张相

杜巴广场上有许多来自印度的游客

    广场中心路旁,有一尊用完整的、高约5米的黑石凿成的黑色拜拉弗神像,此神为湿婆的化身。雕像足踏怪魔,头戴骷髅饰帽盔,颈挂垂至腹下的一串人头骷髅,6手各握武器,赤眉如火,巨眼圆瞪,令人恐惧。

    此像已有300余年,过去,民间犯罪、兴讼或争执,要先到这里,以手触石,誓不诳言,然后审问断案。

巴山塔布广场-加德满都摊贩的大本营

从天桥上俯瞰来往的车辆和人群         

    这就是在加德满都不到一天的游览,三个杜巴广场目前只游览了一个。


加德满都概述

    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分为新旧两部份。加德满都新城的建筑物混合传统尼泊尔式和西方格调,而旧城部份除了多出一条主要商业干道叫做新路(New Road)外,其余仍旧保有昔日原始建筑风貌。

    加德满都,是南亚“高山王国”尼泊尔的首都,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部的加德满都谷地,巴格马蒂(Bagmati River)河与毗斯奴马蒂(Vishnumati River)河交汇处。行政上属于尼泊尔中部发展区巴格马蒂专区,它既是尼泊尔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外国游客赴尼泊尔各地旅游的交通枢纽。

    加德满都城初建于公元723年,当时它被命名为“康提普尔” ,意为“光明之城”,但城市规模不大。公元12世纪,李查维王朝的古纳·卡马·德瓦国王仅用一棵大树的木料造了一座木庙,尼泊尔语为“加德满达尔”。后来人们以这座建筑为中心,大兴土木,修造房屋,向外扩展,城市逐渐发展成为尼泊尔最大的城市,“加德满达尔”这座寺庙的名称也被作为了城市的名字,并简化为“加德满都”。古老的加德满都在尼瓦尔人统治的马拉王朝时期空前繁荣,留下了大批珍贵的历史建筑。所以人们更愿意将加德满都的历史称之为尼瓦尔人的历史。1768年,沙阿占领加德满都城,最终完成尼泊尔新的统一。从这一年开始,加德满都成为尼泊尔王国的首都,纳拉扬·沙阿是的国王,也是现今尼泊尔国王贾兰德拉的祖先。
    2008年5月,尼泊尔从王国改制建立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
    目前,加德满都市拥有70余万人口。喜马拉雅山脉这道天然屏障为城市遮挡了来自北方的寒风,而来自南面印度洋的暖流给加德满都带来了温润,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使加德满都河谷年平均温度20℃左右,夏无酷热,冬无严寒,完全可以用“气候宜人”来形容加德满都的气候。
    人们用“屋有多少,庙有多少;人有多少,神有多少”来形容加德满都。乍听有些夸张,但城中找不到一条小巷没有神庙或神龛确是事实。生息在此的人们大都是虔诚的印度教徒、佛教徒,他们用生命的1/3或者更长时间从事宗教活动。加德满都城中拥有大大小小的神庙寺、塔近2700多个,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加德满都定为亚洲重点保护的十八座古城之一,而加德满都拥有的世界文化遗产达到了7个,是全世界一个城市当中世界文化遗产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加德满都的世界文化遗产分别为:“加德满都杜巴广场”、“巴德岗杜巴广场”、“帕坦杜巴广场”、“博大哈佛塔”、“斯瓦扬布拉特寺”、“昌古纳拉扬神庙”、“帕斯帕提纳神庙”。尼泊尔还有一处世界文化遗产,那就是释迦牟尼的诞辰之地“蓝毗尼”。

  加都的中心是杜巴广场(Durbar Square),而市北的泰来区则是自助旅行者的大本营。多数的经济旅馆座落在泰末区中心地带,古老、幽深而毫无规律的小巷可以满足你的怀旧癖好杜巴广场这里囊括了尼泊尔十六世纪至十九世纪之间的古迹建筑,广场上总共林立着五十座以上的寺庙和宫殿,从中古世纪以来就维持原有的建筑形式与风采。杜巴广场上的寺庙古迹外观看来都十分类似,为了便于分辨,可将广场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份包括:库玛莉寺、纳拉扬神庙、湿婆神庙、湿婆─巴瓦娣庙屋等。广场第二部份包括:普拉塔布马拉国王雕像、哈努曼猴神宫、库里须那寺(德古塔蕾珠庙、嘉轧拿庙、哥比拿寺等。位于杜巴广场入口左侧的是女活佛库玛莉寺(Kumari Bahal),这栋建筑物外观为红墙木窗,大门台阶上护卫有两只彩色石狮,窗户则雕刻着许多神像和孔雀图案。此一寺庙最有名的是中庭属于十八世纪中叶建筑,以及里面住着女活佛库玛莉。

  杜巴广场第一部份尽头,是座落在转角处的湿婆─巴瓦娣庙屋,这座以红砖砌造为主的庙宇,正好隔着广场和库玛莉寺遥遥相对。本座寺庙里面供奉有印度教主宰破坏的「湿婆」神和妻子巴瓦娣,神像都是由简朴的木雕刻成。

  杜巴广场第二部份范围是从普拉塔布马拉国王雕像开始,这座雕像高高地坐在一根柱子上,由于本区大部份古迹建筑都是马拉国王发动兴建的,所以后人竖立雕像作为纪念。进入中庭之前的道路左侧,有座八角形的库里须那寺,库里须那是湿婆神的第八个化身,祂在世上的功绩甚受尼泊尔人崇拜,加德满都各处都有供奉此一神祇的寺庙。

  座落在马拉国王雕像左边的是德古塔蕾珠庙),现在这座寺庙楼上,还有昔日国王的私人祈祷室。正对着国王雕像柱的是嘉轧拿庙,这栋建筑物是十七世纪所建,拥有双层斜柱支撑的屋顶。本寺庙建筑最特殊的地方,是在每根斜撑庙宇的支柱上面,都有雕刻十分精细的男女交欢图案。

  就在德古塔蕾珠庙侧方墙垣背面,有座卡尔拜拉弗大型浮雕,镶嵌在建筑物角落。这幅表情狰狞的黑拜拉弗神像,造型为头戴宝石和头骨制荣冠,白色眼珠及犬齿暴突,几只手分别持有宝剑、斧头、盾牌和头骨,脚底还踩着一副尸体,这座神像是湿婆神最恐怖的化身,大多数的尼泊尔人都相信,如果在黑拜拉弗雕像前撒谎,将来一定会遭受到天谴。

  穿过马拉国王雕像所在的古迹群,前面还有一系列建筑物。其中哈努曼猴神宫(Hanuman Dhoka)门侧竖立着一尊神像,这尊猴神身披红色斗蓬立于小伞之下。猴神哈努曼是史诗《罗摩耶那Ramayana》中,代表保护神比湿奴(Vishnu)的化身─罗摩王子之座骑,深受尼泊尔人信仰。
    加德满都是尼泊尔的首都,同时也是最大城市和游客最多的地方。绝大部分游客来到尼泊尔以后,首先会选择住在加德满都古城区的一个叫做汤美的小街区。这里只有旅店,饭店,旅游纪念品商店,书店,网吧,电话吧,酒吧,货币兑换处...反正全部都是为游客服务的。很方便也很热闹,而且是尼泊尔政府重点保护的地区,所以游客在这里很安全。没有抢劫这类的事发生。

    德巴广场(古王宫广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保护对象,始建于公元12世纪,这里有大量庙宇,如:库马里巴哈神庙(命运女神庙),有古老的博物馆。

一生最值得去的地方-西藏、尼泊尔之旅(7)奇旺 博卡拉  班迪布尔

(第十二天 8月5日、加德满都-齐旺       餐:早中晚    住宿:齐旺MARUNI SANCTUARY LODGE

早餐后出发前往奇旺国家森林公园【世界自然遗产】,这里海拔仅有150米,面积980平方公里,是南亚最大、也是尼泊尔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这里是亚洲独角犀牛的最后家园、孟加拉虎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除了犀牛和老虎,奇旺还有各种花草及动物,这里有四种鹿群,还有包括斑马、豹、长毛熊、野猪、猕猴、灰叶猴、印度野牛(世界上最大的野牛)和其它许多小动物,以及沼泽鳄鱼。

    抵达后奇旺后,我们将骑着大象去森林里面探险,去寻找犀牛、鳄鱼、猴群和鹿群,如果您足够幸运的话,还能看到孟加拉虎。游览完毕后,观赏奇旺森林日落和民族歌舞表演也是您千万不能错过的节目哦!)

8月5日早晨北京时间11点,尼泊尔时间8点45分我们整装出发去奇旺国家森林公园

加都的天气不算太好

路边一位尼泊尔男人在用缝纫机做活

由于汽车尾气污染,警察和骑摩托车的男士带上口罩

羊群被拴在商店门口

由于小塌方,道路有些拥堵

在一个修理站小歇片刻

雨后的道路不太好走

修理站给轮胎打气的工人就是一个孩子

下午两点四十,我们到达奇旺的度假村,这是我们住的独栋别墅

休息片刻,我们就要骑大象出发去探险

我们的分量都够重的,加上照相的爱人是四人骑一头大象,还不算赶象的师傅

开始出发

这是一个小型的原始森林,远处的动物不知是否是野生的

丛林深处走来另一只骑象的队伍

象群走过的小路

忽然我们发现了稀少的独角犀牛,瞬间就跑远了

我们的大象排在最后,我又坐在最后,镜头中只能出现大象屁股了

大象过河时不停地喝水 看来一天跑了不少趟

大象,你可不要用鼻子吸水洗澡,那我们就要成落汤鸡了

终于回来了,骑大象不太美,坐得腰腿都酸痛,但是尝试一下也很值得。

跟大象告别吧

回到宿营地就餐的餐厅

门边有用餐者留下的手印

和餐厅老板合影

晚上,我们被带到小镇上观赏尼泊尔的民族舞蹈,剧场像当年农村的大队部,最后游客们也上台一起跳起棒棒舞


(第十三天 8月06日、奇旺- 博卡拉          餐:早中晚    住宿:博卡拉LAKE VIEW RESORT  )

今天清晨我们乘坐独木舟迎着丝丝薄雾在丛林中泛舟,这里不是仙境胜似仙境,同时这也是赏鸟的绝佳时间,据载有450多种鸟类栖息于此,犀鸟、孟加拉鸨、红头咬鹃、冬鸟如水鸟、婆罗门鸭、针尾鸭、颓头鹅等五颜六色鸟类一定会让我们留恋往返,如果您足够幸运还能看到世界四种淡水海豚之一“恒河海豚”。之后我们还将在森林向导的带领下迎晨雾在林中漫步,去寻找珍稀野生动物的足迹,去发现未知的奇迹!在结束丛林旅行后,我们将前往被雪山环绕的宁静、平和的小镇--博卡拉,同时它也是世界各国登山运动员攀登喜马拉雅8000米以上雪山重要的准备基地和训练场所,也是多条尼泊尔知名徒步线路的起点和终点,是世界各国旅行者公认的“徒步天堂”。入住费瓦湖湖滨度假酒店后,我们将在费瓦湖上泛舟在有雪山倒影的湖中欣赏安娜普尔娜雪山和鱼尾峰的令人窒息的雪山风光。并登上湖中小岛上参观夏克蒂女神庙,在这里我们经常能看到许多的女性祭祀者穿越湖泊带来许多雌性动物和家禽奉献给神灵,现在还成为了当地人结婚仪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乘坐独木舟在河中荡漾,确实有些诗情画意

岸上的动物

河里冒出一只鳄鱼的头,不知有没有风险

古代从巴基斯坦的印度河至绚甸边境一度是壮阔的原始森林,如今仅存最后几片珍贵林带,其中最闻名遐迩的就是奇旺。奇旺的含义是密林心脏,尼泊尔独立前,一度是英国、印度的王室和贵族专用的狩猎场。现在是世界上罕见的亚洲独角犀牛和孟加拉虎的最后栖身之地。

河滩上爬着一只大鳄鱼,是真的,还是假的?

上岸了,要付给船夫小费

这是小象休息的地方

奇旺林区居住着尼泊尔的塔奴族(Tharu)原住民。穿过密林,走过村庄,几个塔奴族小朋友在路边拍手欢迎我们。

回到驻地

林间别墅留影

10点钟,收拾行装,告别奇旺的田园风光,我们向美丽的博卡拉出发,

路边的广告牌

山路上迎面驶来的都是花花绿绿的大卡车

一点钟,我们的车子停在一个专门接待游客吃饭的驿站

我们来得早,一会看似冷清的餐厅已座无虚席

    饭后,车子已开出近一个小时,尼导突然发现钱包忘在餐厅,后几天的盘缠都在里面,车子只好掉头返回,几经周折,钱包找到了,当我们到达博卡拉已经下午四点。

  博卡拉,尼泊尔最为盛名的风景地,

  位于尼泊尔中部喜马拉雅山南坡山麓博卡拉河谷上的城市,东距离首都加德满都200公里,位于尼泊尔中部。基本地形为低山丘陵,河谷宽阔平坦。气候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沛,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与广东气候近似。海拔800多米,市区人口不足10万,与热闹喧嚣的加德满都比起来要恬静很多,特别是博卡拉处于喜马拉雅山谷地,依偎在终年积雪的安娜普纳山峰和鱼尾峰下,傍着迷人的佩瓦湖,苍翠繁茂的植被和壮丽的雪山风光形成强烈对比,成为尼泊尔最受欢迎的旅游地点之一。

  博卡拉是一个乡村小城,原为尼瓦人和古伦人居住地,当地人以农业为主,1970年才通公路,之后才逐渐出现旅游业。当地的佛教和印度教和谐相容,有古老的寺庙,但都不比加德满都的寺庙辉煌。值得游人参观的寺庙为费瓦湖湖心的瓦拉西印度教寺庙。有时间可以徜徉到老城区,参观博卡拉博物馆和安娜普纳博物馆。博卡拉博物馆展示当地历史和民俗风情内容,安娜普纳博物馆展示喜马拉雅自然界动植物资源。其他的有老市场,有数百年前的建筑物,至今还住有居民。

  普里特维公路建成之前,人们需要骑马走上10天才能到博卡拉,途中要过无数条河,稍不留神就会命丧当场。1952年瑞士探险家Tonitagen曾来到这里,他看到的是慢腾腾的水牛车和两边布满纽瓦丽式砖房的街道。今天在博卡拉老城区(位于MaherldraPulBazaar市场北侧)仍能看到那个时代的痕迹。继那位孤独的探险者后,最先来到博卡拉的西方人是一群嬉皮士,当时是20世纪70年代。景色美丽、生活节奏缓慢和拥有丰富大麻资源的博卡拉为他们的南亚陆路旅行画上了完美的句号。从此,这里迅速发展了起来。到了20世纪80年代,这里变成现代化的山区度假胜地,有上百家宾馆、商铺、酒吧和餐馆。今天,博卡拉堪称“水边的Thamel区”。不过,要想寻找20世纪70年代吸引游客的那种宁静气氛,恐怕你得往北绕整个湖一圈才找得到。

这是我们住的小客房

我们的旅馆就在费瓦湖边

三楼有外飘的凉台房间就是我们住的

按原计划爬山已来不及,休息片刻,我们就要到费瓦湖去荡舟

同样是坐船,这里的湖面比奇旺要开阔的多,那边有些惊险刺激,这边却是闲情逸致。

如果没有云彩,还能望见远处的雪山

岸边的树丛高处落满白鹭

船夫将我们带到湖中小岛上参观夏克蒂女神庙

进去拜过神庙的人,神职人员会给其额头上点红

夏克蒂女神庙(Barali)是博克拉最重要的标志,位于费瓦湖的湖心岛上。

    力量女神夏克蒂是女性保护神,在这里经常能看到许多的女性祭祀者穿越湖泊带来许多雌性动物和家禽奉献给神灵,现在还成为了当地人结婚仪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女神庙是印度教寺庙,因此进入神庙的人必须先脱下鞋子、除去身上的牛皮制品。礼拜后就有神职人员为你“点红”。
    这座小庙中供奉着象神(Ganesh),他是幸运和智慧之神,是湿婆努和帕尔瓦蒂之子。一次湿婆神出远门,回来后发现帕尔瓦蒂和一个年轻人躺在床上,于是便不假思索地砍下了他的头颅。他没想到在他出门这段时间,他的儿子已经成人了。帕尔瓦蒂逼他救活自己的儿子,而他一眼就看到了一头大象,于是就给了儿子一个象头。

美丽的费瓦湖

    下船后,导游带我们来到博卡拉卖各种羊毛围巾和毛衣的商店,从商店招牌就可以看出中国游客是大买家。

    博卡拉市中心的繁华街道有一公里多长,两边全是各种店铺,餐厅和酒吧。我们就跟着导游在这里 “扫街”。同团的中国游客都是年轻人,带着采购的任务,店主把各种档次的围巾抖搂开来,让大家尽情选购。象我们这样一毛不拔的游客是不受欢迎的。

成群白鹭栖息在湖边的树上,博卡拉的生态环境很好

晚间,我们在博卡拉有名的兰花饭店就餐,吃了一顿比较地道的中国餐

(第十四天 8月07日、博卡拉                餐:早――    住宿:博卡拉LAKE VIEW RESORT

    美丽的费瓦湖是一个知名度很高雪山湖泊,湖水清澈,并倒映着周边雪山。今天我们将以非专业性徒步的方式攀登世界和平塔,登高我们将在最佳位置一览安娜普尔娜雪山和鱼尾峰的令人窒息的雪山风光。真所谓“五岳归来不看山,博卡拉归来不看岳!”。下山后我们将游览大维瀑布和神秘的湿婆神洞,下午自由活动。在美丽的博卡拉小镇,自由活动时间当然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当地商店中传统手工艺品、羚羊毛围巾、户外用品等等都是非常值得您驻足一看。当然您也可以选择租借一辆自行车或摩托车去博卡拉城或附近的村落看看,欣赏尼泊尔旖旎的田野风景,体验尼泊尔朴实的风土人情,尽情享受博卡拉这个徒步休闲的天堂。)

清早起来在院子里转了转,昨晚下了小雨,地面都湿了

尼泊尔的旅行社带中国游客一般都安排住与藏族有关的旅店,像在加都住的是西藏宾馆,在这里也有许多藏族服务员

清晨的费瓦湖静悄悄

真像一幅美丽的油画

今天我们要徒步爬山游览世界和平塔,面包车将我们送到半腰就不走了。

还没爬到山顶,我已汗流浃背

博卡拉有一处必到之地,即是由日本、泰国、斯里兰卡、尼泊尔四国合力兴建的世界和平塔,这座塔座落于费瓦湖边的无名小山上。因为和平塔的兴建,小山得名为和平塔山。世界和平塔建成于2000年,塔身通体白色,四面有释加牟尼佛祖雕像,分别以立、坐、卧姿呈现。这里已经成为博卡拉的象征之一了,但凡来到博卡拉的游人,都要亲自登上和平塔。在那里,可以俯瞰美丽的博卡拉小城。

在山顶俯览博卡拉,由于云雾关系,一切显得朦朦胧胧

费瓦湖像一颗明珠镶嵌在群山的怀抱

看不见终年积雪的安娜普纳山峰和鱼尾峰是此行的遗憾

这是我们的尼导,一路上给我们唱尼泊尔的歌曲:滴里里 (只记住了出现最多得音节)

  世界和平塔
   该塔是世纪之交的2000年,由日本、泰国、斯里兰卡、尼泊尔四国人士集资兴建的,其中最主要的集资者是日本的佛教界,所以山门上标有日本山妙法寺的字样。   
  在世界和平塔的四面墙壁上,塑着佛祖释迦摩尼四个阶段的雕像。

  第一雕像是反映了佛祖在尼泊尔蓝毗尼的无忧树下诞生。具体典故查阅资料是这样的:三千多年前的农历四月八日,摩耶夫人于蓝比尼的花园中,轻抚着无忧树新枝,举手攀摘花果。世尊这时即从夫人右胁出生。出生后于东、西、南、北四方各走七步,每走一步,地上皆涌现莲花承接佛足;世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道:“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三界皆苦,吾当安之。”人天导师就此降临于娑婆世界,世尊住世弘法了四十九年。

  第二雕像,则是反映了释迦牟尼佛祖在菩提伽耶的菩提树下觉悟成佛的场景。悉达多在菩提树下的金刚石上平心静气地坐下来,微闭双目,双手合十,一心正念,暗暗发誓:“我悉达多若不能大彻大悟,就永远不离开这里!”(释迦牟尼佛的俗名是:悉达多)。冥坐冥想了四十九日,开了智慧,悟道成佛达到绝对清静的涅盘境界。成道后的佛陀,在菩提树(这棵树叫作毕钵罗,佛陀成道后被称为菩提树)下七日下定了宣扬佛法的决心,而那一念便成就了世界上的一大宗教的文明。

  第三尊雕塑,则是释迦牟尼佛在鹿野苑初转法轮。释迦牟尼成佛后,即从事说法传教。他知道曾追随伺侯过他的五名侍从,其时正在鹿野苑中力修苦行,正待化度,便前往鹿野苑。在鹿野苑中,释迦牟尼向五人说法道;欲求大道应防止两个极端,一分享乐纵欲的生活,这是堕落,一为禁欲的苦行生活,这是痛苦。避开这两个极端,行于中道,能导致智慧觉悟,即可修“八正道”,脱出生死的苦海。五人听后,顶礼拜服,皈依了释迦牟尼。他们的闻法之后,随即也证得了涅盘境界。当然,他们的福德和智慧,无法和佛陀相比,所以证的是罗汉果而不是佛果。他们成了佛陀座下最早的五位比丘弟子。通常把这次说法,称为鹿野苑初转法轮。

  最后一尊雕像,是释迦牟尼佛在拘尸那伽城入灭。释迦牟尼晚年居住在王舍城。相传,他曾多次召集住在那里的僧人,向他们讲了有关保持僧团不衰的原则,要求他们“依法而不依他处”,然后离开王舍城北行,开始了他最后的游化。他带领弟子们,经过那烂陀、波吒厘弗多罗,渡恒河,到达吠舍离,受到当时富裕的妓女庵婆波利(庵摩罗)的供奉。以后便来到吠舍离附近的贝鱼伐那村。时值雨季,释迦牟尼决定在那里安居,留阿难陀一人随从,其余弟子均分散到各处居住。在雨季中,他患了重病。雨季过后,又继续起程,向西北地区巡游讲说。到了南末罗国的波伐城(亦译“婆瓦村”),驻锡铁匠纯陀的芒果林中,并吃了他供献的食物。食后,释迦牟尼中毒腹写,病情转重。行至离拘尸那迦城(今印度联合联合邦迦夏城)附近的希拉尼耶伐底河边的娑罗树林,在两棵娑罗树之间,右胁而卧,两足上下重叠,于当夜的月没西山之时,端然寂静地大般涅盘了。临终前,他告诫弟子要依法精进修行。又为求见的婆罗门须跋陀罗说法,使他成为最后一个弟子。终年80岁。

正对白塔的右下方,有一尊尼泊尔国王双手在做礼拜状的雕像。如今尼泊尔早已由王国变成共和国,不知道这尊国王雕像是否会受到影响。

    从和平塔山下来,导游带我们到一个神秘的洞穴,由于爬山太累,同行10人,只有4人下到洞穴。

GupteshworMahadev洞(湿婆神洞)

     GupteshworMahadev洞是一个印度教洞穴。洞里有一个被奉为湿婆生殖器的巨型石笋。持普通门票只能参观寺庙,但多交些钱,你可以穿过神坛后面的一个低矮的通道。通道走到头,就是魔鬼瀑布雷鸣般的水流背后一个潮湿的大洞。如果你抬头看洞顶,你能看到条状核碎状的石块——季风时节洞里涨水后它们被水的压力挤破。

    从洞穴出来,穿过马路就到了魔鬼瀑布

魔鬼瀑布(DevisFalls)

  该瀑布又名PataleChhango,PardiKhola河再次转入地下。河水暴涨时,瀑布冲下的声音震耳欲聋,但水泥修成的小路颇煞风景。当地人说,该瀑布之所以被称为“魔鬼瀑布”,是因为曾有一个瑞士游客跌进水潭淹死,而且还拉着女朋友不松手!瀑布位于机场至巴特瓦尔公路西南2公里处,在TashiLing藏族村前面。

河水在此飞奔呼啸转入地下

这不能不说是一大奇观

转入地下的河流在此形成瀑布

下午的半天是自由活动,我们在博卡拉小镇到处转转:

买几张画片留个纪念

商业街挤满了各种摊铺,饰品、衣物、户外用品应有尽有

带有中国字样的店铺也不在少数

卖水果和鲜榨汁的小车尤其诱人

静静地坐在费瓦湖边

感受一下远离尘埃和喧嚣的宁静

红花绿叶衬托出生机

一叶轻舟在湖面上荡漾

恋恋不舍地告别

把这里的一切记在心底

由于时间太短,很多地方都没有看到,留下遗憾为此行干杯

(第十五天 8月08日、博卡拉班迪布尔加德满都    餐:早中晚    住宿:加德满都TIBET HOTEL

早餐后乘车出发,前往本迪布尔,本迪布尔堪称尼泊尔国宝。坐落在杜摩上方的山脊上,是活生生的纽瓦丽文化博物馆,却像藏在纱巾后面的新娘一样不为人知。这里的居民似乎数百年来与世隔绝,70%的建筑师传统纽瓦丽房屋——有雕花木窗,房檐外展有石顶。本迪布尔至今仍然生机勃勃——你在狭窄的街道上漫步时,会看到农夫在侍弄花园,女人们顶着装满新鲜草料的篓子,孩子们在木桩上砸玉米粒,山羊、水牛和鸡随心所欲地走来走去,仿佛它们才是这里的主人,这里是尼泊尔的摄影天堂。午餐后乘车返回加德满都。)

清晨从旅店晒台往外望去

临行前送给湖边小男孩们几支橡皮铅笔

交个朋友,留个念

酒店的服务生也来送别

与神牛对话

街边休闲喝茶、奏乐、跳舞的人们

再见了! 博卡拉

美丽的姑娘

尼泊尔的男士们

博卡拉的小机场

    经过两个小时的路程,我们从博卡拉来到班迪布尔

    班迪布尔在很久以前是印度和中国西藏之间贸易通道上的主要站点,商人们花钱修寺庙、铺路、用砖盖商店。但在50年前,城下新修了一条通往博卡拉至加德满都的公路,商人们都搬到纳拉场加去了,今天的班迪布尔的大部份房屋都变成餐馆和客栈了。

    班迪布尔是尼泊尔纽瓦丽传统文化保留最完整的地方,这里70%的建筑是传统纽瓦丽房屋,红砖结构,有着雕花木窗和围栏,奇特的屋檐外展石顶。班迪布尔环境简单,民风淳朴,生活节奏缓慢,无论大人还是孩子,看见你都是面带笑容。不过,为了适应游客,还是有少许改变,开了几家餐馆和旅社。住在这里的游客应该都是来享受这份安逸的,一杯咖啡加一本书,就可以坐着消磨掉大半天的时光。

    为了不走回头路,尼导带领我们从一侧绕到班迪布尔小镇的西头,向东行慢慢品味尼泊尔纽瓦丽的传统文化。

沿小路穿行

一位鼻腔上挂有饰物的班迪布尔老妇人坐在屋前

院墙用石块堆砌

屋顶铺满石片

绿色丛中一点红

拿去好好学习吧

山坡上拄棍的老人

除草小歇的妇女胸前和手上也佩戴着饰物

山坡上的滚石

阁楼搭建的有些危险

满脸沧桑的劳作妇女

路面也是石板铺成的

背背篓的妇女

街边的小缝纫铺用报纸糊的墙,缝纫机很像国内的老式机器,我家现在还保存着一台

典型的纽瓦丽房屋装饰着雕花木窗和围栏

街道主街是小型的商店、餐馆和旅店

一个穿短绿运动套衣的小男孩接过笔和本

后侧面是一座小象神庙

一名女学生高兴地接过橡皮铅笔

班迪布尔主街上的图书馆和杂货铺

这是我们准备用餐的饭店,餐桌在露天的凉台上

坐在此可以远眺山峰美景

穿绿衣的小男孩跟随我们到此,露出可爱的微笑

餐厅主人接待我们后不断地派人到对面商店采购,一下来了十几人有些应接不暇,

我们坐在凉台上耐心等待

一个半小时后终于吃上炒饭

饭后继续慢慢品味纽瓦丽的传统文化。

与加德满都杜巴广场上极像的雕花木栏的建筑就是纽瓦丽文化的印记

把最后几支铅笔给了刚刚放学的小学生

孩子们露出友好而灿烂的微笑

就要离开班迪布尔了

路上小歇照的花

遇到车祸

不过很快就绕行过去了

回到加德满都

在一个极具特色的餐厅用尼式晚餐

一边用餐,还看表演   

尼泊尔的历史文化

    尼泊尔是亚洲的古国之一。古代和中世纪,尼泊尔境内有很多国家,在公元前6世纪,尼泊尔人民就已在加德满都河谷一带定居。公元12世纪前,被印度的加纳克国王的兄弟库夏的瓦吉来到尼泊尔并成为统治者,而后建立过戈帕尔、阿希尔、吉拉迪、李查维等王朝。
    纽瓦丽人(the Newars)被认为是加德满都谷地的原驻民,但他们的起源一直是个迷。他们的语言属于源自东方的西藏-缅甸语系。但他们却并不全都是东方的蒙古人种,还有许多是西方的印度-雅利安人种。由于东西方人的杂处,加德满都谷地很早就已经成为一个文化和种族的大熔炉了。这种融合产生了独特的“纽瓦丽文化”,创造出了美妙绝伦的尼泊尔艺术和建筑。
    17世纪是纽瓦丽人的“黄金时代”。当时,尼泊尔是西藏和北印度平原之间极为重要的贸易枢纽。这段历史与吗喇王们(Malla kings)密不可分:正是在他们的统治时期,尤其是17-18世纪,建成了许多最好的寺庙和宫殿。那时,加德满都、帕坦和芭克塔普各自为政,三个城市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如果哪个城市有了建筑上的创新,比如在柱子上添加国王的雕像,就不可避免地会被其他城市模仿。想猜出谁在何时建造了何物是很复杂的,因为这三个城市有各自的吗喇王。
    这一世纪中叶廓而客人兴起,在西部干达克河沿岸建立了一个小王国,1769年,Prithvi Narayan Shah王统一了尼泊尔,结束了加德满都谷地三城割据的状态。尼泊尔语(Nepali)——西部地区的一种印度欧洲语言,代替了纽瓦丽语(Newari)成为官方语言。
    1815年英国与尼泊尔签订了《塞格里条约》,强迫尼泊尔把南部约万平方公里大片土地割给英属印度,并要求尼泊尔在内政和对外贸易方面接受英国的监督。1846年,亲英的廓而克军人那拉发动政变,夺得尼泊尔军政要职,国王大权旁落,那拉家族世袭首相。由于英国控制尼泊尔的外交大权,并实施了严格的隔离政策,尼泊尔人民进行长期反抗和反英斗争,1923年英国被迫承认尼泊尔的独立,并与尼泊尔签订了《永久和平条约》。1951年,尼泊尔的大会党联合国王势力,迫使纳拉首相交出政权,结束了纳拉家族105年的世袭统治。同年,尼泊尔国王特里不文颁布临时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1960年12月玛亨德拉国王亲自执政。1961年1月宣布禁止一切政党活动。1962年4月宪法规定尼泊尔为印度教君主国。
    1972年比兰德拉国王当政后,激进的尼泊尔共产党宣布进行“人民战争”,其后来被称为“毛党”。2001年尼泊尔发生震惊世界的王宫惨案,王储迪彭德拉在王室聚会时射杀几乎所有王室成员后开枪自杀,比兰德拉国王也在惨案中丧生,其弟贾南德拉继位成为新的国家领导人。
    2006年4月,尼泊尔爆发大规模示威游行,贾南德拉被迫恢复议会,议会经过同包括“毛党”等多派人士商务,决定削弱国王的权力,君主成为象征性的领袖,尼泊尔的政治历史翻开崭新的一页。

51.jpeg (109.55 KB, 下载次数: 2671)

51.jpeg

75.jpeg (190.68 KB, 下载次数: 2637)

75.jpeg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不丹旅游网 ( 蜀ICP备05017846号 )

GMT+8, 2024-5-5 06:55 , Processed in 0.39287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瑞升旅游

© 2010-2014 关于瑞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